28日,学习贯彻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庆祝大会系列讲话精神”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召开。来自北京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中央民族大学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、中国社科院等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(中国历史研究院)中国边疆研究所副所长范恩实指出,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具有深远的战略思维和科学的统筹观念,强调新疆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“五大战略定位”,统筹发展与安全。要深刻领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庆祝大会系列讲话精神,更好推进新疆研究。一是加强涉疆研究机构和人员整合,更好开展有组织科研;二是勇于攻坚克难,深化研究涉疆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;三是加强深入基层一线的国情调研;四是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升新疆研究效率与准确性。
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王延中研究员强调,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并扎实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,这就要求学界及时提供真正发挥学理支撑作用的研究成果,以更好服务党和国家的新疆工作大局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徐文华提出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于正确把握“四个关系”,将各项改革发展举措赋予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、维护统一反对分裂、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重要意涵,从而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使之坚不可摧。
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提出,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蕴含底线思维、辩证思维和整体思维。具体来讲,稳定是底线,一切围绕稳定展开;辩证统筹发展与安全、开放与安全的关系;将中华民族视作一个绵延不断、生生不息的文化生命体,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为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奠定最坚实的思想根基。
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昝涛认为,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实践的核心机制在于强大的国家能力,新疆发展的成就证明通过国家主导的内生性发展,可以实现从地理边缘向全球化枢纽的结构性跃升。
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许勤华提出,中国与亚欧地区国家在绿色能源发展方面优势互补,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,新疆通过四通八达的丝路网络推动地区的共同繁荣与绿色经济增长。
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贾春阳认为,中央从战略层面就下一步如何做好新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,提出了具体要求,这对从事边疆问题研究、新疆问题研究的工作者指明了研究方向,也划出了研究重点。
中国社科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刘子凡认为,新疆发展具有一个总趋势,即民族团结不断加强,人民生活不断改善。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,发挥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桥梁作用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库作用、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支点作用。
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袁剑认为,学者要系统理解新疆向西开放的重要意义,充分认识到新疆作为维护国家地缘安全的战略屏障,在向西开放与国家安全之间找到平衡。
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昊认为,要全面研究、深入阐释边疆内聚发展的大一统历史实践,挖掘总结古代边疆地区各民族传承发展中华文化、共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历史规律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意娜指出,新疆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,在于中华文化历史脉络所蕴含的无形财富。这些根植于多民族共同生活实践的宝贵资产,是支撑新疆长治久安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研究员白帆认为,新疆发展要以“稳”为基础,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,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处理好发展和稳定、发展和民生、发展和人心的关系。
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垚提出,新疆的高质量发展要依托于培育当地特色产业,释放产业潜力,增强产业支撑能力,构建具有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以充分就业带动经济发展、助力安全稳定。
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帅认为,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,应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,不断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,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。
中国社科院边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志佳指出,学界要立足多学科协同攻关,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,推动新疆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的伟大目标。
信通配资-配资投资平台-股票配资链接-配资股票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